最新发布 · 2025-05-24 02:17

卫星图像显示朝鲜护卫舰灾难性下水事件后果,朝鲜隐形护卫舰2020

作者头像

伯乐哥

科技编辑 · 2025-05-23 20:17

|
5872 阅读
|
19 评论
卫星图像显示朝鲜护卫舰灾难性下水事件后果,朝鲜隐形护卫舰2020

卫星图像显示朝鲜护卫舰灾难性下水事件后果,朝鲜隐形护卫舰2020 - 前沿科技深度解析

来源:战区

朝鲜最新一艘护卫舰在金正恩出席的下水仪式上遭遇尴尬事故,受损严重。朝鲜领导人将此次事故称为“犯罪行为”,并要求迅速修复该战舰。网上流传的卫星图像显示,该舰在下水码头旁侧翻。船体上覆盖着蓝色防水布,试图掩盖这一事件,以免被头顶上方的卫星窥探。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的“超越平行线”(Beyond Parallel)项目为我们提供了朝鲜此次战舰下水失败的额外卫星图像及分析,详情可在本文末尾找到。

下方推文中展示的卫星图像显示,护卫舰侧翻在下水码头旁:

该舰是此类战舰中的第二艘,首舰“崔贤号”已于上月正式亮相。关于这型重武装护卫舰的详细分析以及后续报道,可查阅我们之前的文章。这艘新护卫舰(名称未知)于昨日(日期)在朝鲜东部的清津港下水。

2025年5月20日下水仪式前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该舰仍位于陆地上。

朝鲜此次罕见地迅速确认了这一事件,或许是为了在卫星图像明确显示战舰事故后,抢先发布消息。

平壤的官方媒体朝中社提供了以下关于事故的细节:

“由于指挥经验不足和操作疏忽,未能保证台车的平行移动,导致船尾的发射滑车先脱落,造成船只侧翻。船体部分区域破裂,船的平衡被破坏,船首部分无法与龙骨分离。”

2025年5月22日在首尔拍摄的一张照片显示,人们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片段,屏幕上显示的是麦克斯尔科技公司提供的卫星静止图像,展示了朝鲜新战舰在清津下水前的全景。照片由安东尼·华莱士/法新社拍摄 安东尼·华莱士

此次事故的责任人“让国家的尊严和自尊心遭受重创”,他们可能会面临严厉的惩罚。

“金正恩做出了严厉的评估,称这是一起由绝对粗心、不负责任导致的严重事故和犯罪行为,绝不能容忍,”朝中社报道称。

金正恩表示,相关责任官员将在6月的党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接受处理”。这是朝鲜执政党劳动党的一次高级别会议。

与此同时,金正恩要求在下个月的会议前修复该护卫舰。然而,这一修复时间表高度存疑,因为修复工作可能非常艰巨。

“驱逐舰的紧急修复不仅是一个实际问题,更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国家权威的政治问题,”金正恩补充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艘护卫舰是从码头侧向下水的,这是朝鲜的一个新尝试。此前,朝鲜一直使用滑道将大型海军舰艇船尾朝下放入水中。

侧向下水通常用于水道过于狭窄而无法使用滑道的情况。虽然这种方法很壮观,但更为复杂,需要沿船体长度方向提供广泛的支撑。

一段视频展示了2013年未来濒海战斗舰“密尔沃基号”在梅诺米尼河侧向下水的情景:

这艘护卫舰是同类战舰中的第二艘,排水量估计为5000吨,是朝鲜海军舰队中最大的。

该级战舰的首舰“崔贤号”于4月在西部的南浦港下水。

正如我们当时所报道的,“崔贤号”在服役仅几天后,就展示了从其大量垂直发射系统(VLS)单元中发射的各种武器。这些导弹似乎包括一种此前未知的防空导弹,可能还有一种新型超音速巡航导弹。

朝鲜护卫舰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征是其大量的VLS单元。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这艘船上的VLS单元数量——总共74个——非常惊人,而且这些单元分为四种(甚至可能五种)不同尺寸,以容纳各种导弹,包括弹道导弹。

然而,在此次事故之前,就有迹象表明,在匆忙建造这些舰艇的计划中可能存在偷工减料的情况。

当“崔贤号”进行武器试验时,有令人惊讶的迹象表明,这艘战舰尚未安装完整的推进系统。这意味着该舰可能是被拖出港口进行武器试验的,这是一种可能性。这也可能有助于解释朝鲜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建造出“崔贤号”的说法。

第二艘护卫舰在清津的建造速度也很快,很可能为了加快这一备受瞩目的计划而偷工减料。另一方面,在下水过程中发生事故,包括战舰下水事故,也并非完全罕见。

与此同时,朝鲜在不同地点同时建造两艘如此规模的战舰这一事实本身就令人印象深刻。这表明这一计划对该政权有多重要,以及其将迄今为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战舰设计投入批量生产的愿望已经显现(或至少正在尝试)。然而,在没有先对其中一艘船体进行测试的情况下就进行这样的建造,无疑增加了很大的风险。

“崔贤号”建造过程中,金正恩出席了其船首的建造现场,与船厂官员一起视察,这展现了其庞大的规模。正如我们之前所讨论的,朝鲜的护卫舰建造计划可能更多地是为了国家声望,而不是为了建造一支可信的水面战斗舰队。这从“崔贤号”正式亮相时的盛大场面以及金正恩出席其武器试验就可以看出。同时,即使是一种象征性的能力也可能很强大,特别是如果这些护卫舰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也能装备核武器进行战略攻击的话。

也许我们最终会了解到昨天下水过程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但就目前而言,这对平壤雄心勃勃的海军发展计划来说无疑是一个尴尬的挫折。

更新: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35——

我们现在有来自“超越平行线”(Beyond Parallel)项目的额外卫星图像,展示了朝鲜新型大型水面战舰下水失败的后果。该项目是华盛顿特区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智库内的一个项目。

CSIS/Beyond Parallel/Airbus DS 2025

“超越平行线”项目还发布了CSIS高级研究员、iDeas实验室和朝鲜问题主席约瑟夫·伯穆德斯(Joseph
Bermudez)、地缘政治与外交政策部主任兼朝鲜问题主席 Victor Cha,以及iDeas实验室和朝鲜问题主席的副研究员兼项目经理
Jennifer Jun对此次事故的额外分析,全文可在此处找到。

伯穆德斯、Cha和Jun在分析中指出:“2025年5月22日的卫星图像证实了朝鲜官方媒体的报道。船首下方的滑车(即船体框架下方、使船体滑入水中的轮式装置)似乎卡住或脱轨,导致船尾在O-hang港内摆动,而船首仍留在侧滑道上。

“目前尚不清楚5月19日卫星图像中之前观察到的起重机和甲板驳船是否与此次下水失败有关,”Beyond
Parallel项目的分析补充道。“如果这些驳船曾在侧滑道的轨道上作业,且作业过程中没有仔细检查,那么这可能是导致下水事故的根本原因。还应该注意的是,侧滑道下水要求船体具有显著的结构强度。”

“除了与侧滑道、滑车和轨道相关的因素外,咸北造船厂本身也可能是一个促成问题。正如我们之前的报告所指出的,选择咸北造船厂来建造第二艘‘崔贤级’战舰是不寻常的,”分析继续道。“在其运营期间,该造船厂主要生产货船、渔船和挖泥船,偶尔才制造小型潜入式渗透艇和巡逻艇。因此,该造船厂无疑缺乏制造和下水大型战舰(如新型驱逐舰)的丰富经验。”

CSIS/Beyond Parallel/Airbus DS 2025

作者们警告说,现在判断该舰是否“完全报废”以及修复或打捞该舰可能需要多长时间还为时过早。他们还指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对此次事故的反应(如朝鲜官方媒体所报道的)“无疑将影响造船厂和支持组织的众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生计和家庭。”

即使只是推迟该舰的下水时间,“无疑也会打乱金正恩为朝鲜人民军海军(KPN)从一支海岸防御部队发展成为一支能够进行战略进攻行动的新兴蓝水部队所制定的计划时间表。”

此外,米德尔伯里国际研究学院詹姆斯·马丁不扩散研究中心(CNS)的成员杰弗里·刘易斯(Jeffrey Lewis)博士也分享了下方展示的朝鲜战舰下水失败前后的卫星图像序列。

互动调查

您认为这项技术将如何影响未来发展?

作者头像

妖惑天下

资深科技分析师,专注于前沿科技研究与趋势分析。曾在理县科技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科技 人工智能 未来趋势 创新 刘宇宁扫楼又跳九万字了

读者评论 (50)

评论者头像

七夜01

2025-05-23 18:09

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透彻,特别是关于技术发展趋势的部分让我受益匪浅。期待作者后续的深度解析!

评论者头像

初岚迷泓

2025-05-24 00:44

我对文章中提到的刘宇宁扫楼又跳九万字了技术应用场景持保留意见,在澧县的实际应用中遇到了不少挑战。希望作者能在后续文章中探讨这些技术落地的实际问题。

发表评论

搜索

订阅科技前沿资讯

获取最新科技动态,每周精选内容直达您的邮箱

2025科技创新峰会

探索前沿科技,把握未来趋势

2025-05-24 · 璧山县国际会展中心

了解详情

相关推荐

探索更多前沿科技内容

荣耀高层再现人事调整 原中国区总裁倪嘉悦履新3个月后离职
前沿科技

原创 暴跌45%,黄仁勋很痛苦,上海的机会来了

探索酱园弄上影节开幕片技术如何重塑未来产业格局,从五莲县到全球的应用案例分析...

作者头像
花前月下
2025-05-23 23:41
韩国防部:韩美从未讨论裁减驻韩美军,驻韩美军疫情
深度分析

“崔贤”号二号舰下水失败,如此关键时刻,问题到底出哪里了?,崔贤荷 968

看得眼泪流下来与传统行业的融合创新,打破边界的技术应用与商业模式变革...

作者头像
无衣rian2011
2025-05-23 17:02
图谋对中国起重机征税100%,美港务局协会:可能使美国损失惨重!耐克将涨价,沃尔玛要裁员1500人……关税恶果显现?
技术解析

央行大动作,这项再贷款规模由5000亿元升至8000亿元,央行贷款总额

从技术原理到实际应用,解析孙颖莎说第一场她的球拍也有问题背后的核心算法与系统架构...

作者头像
红烧藤子
2025-05-23 16:04

订阅我们的科技周刊

每周精选前沿科技资讯,深度分析报告,独家专家观点,直接发送到您的邮箱

  • 精选全球科技前沿资讯
  • 深度技术分析与趋势预测
  • 行业专家独家观点分享
  • 优先获取线下活动邀请